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先导,其成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推进、投资造价和质量安全。在“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人们往往过多关注“放”,而在“管”和“服”上有所松懈,导致基层勘察管理出现弱化,行业服务未能及时跟上,出现一些乱象,部分项目勘察质量出现下滑。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要抓住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工程勘察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行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势在必行。“十四五”时期,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乡村建设行动等任务给工程勘察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近年来工程勘察行业的一些不良现象及质量问题,已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更好的行业服务,增强勘察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提升勘察的经济价值,巩固勘察责任主体地位。本文分析了当前勘察行业存在的现状问题,阐述加强勘察行业管理服务的重大意义,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强工程勘察管理服务提出思考建议。
勘察行业资质相对单一,在房屋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勘察资质差异不大。在承揽项目时,勘察企业多以价格作为“金字招牌”,采用固定价计价(总价包干)方式进行低价竞争,乃至激烈的过度竞争,导致勘察行业整体取费较低,部分勘察项目甚至低于成本价。更有甚者,部分勘察企业将工程勘察作为参与后期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工程、桩基工程的附带“赠送”,严重影响了行业正常有序发展,降低了勘察的主体地位。另外,部分勘察项目过长的付款周期和尾款比例,也提高了勘察成本,抹平了微薄利润。据数据统计,2012年到2022年,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6%(工程勘察5.4%,工程设计8.0%,工程咨询11.7%,工程总承包17.6%),行业净利润率由5.9%下降至2.9%[1],由此可见,勘察设计行业处境很难,勘察更难。
经过数十年发展,勘察理论体系和勘察技术均取得长足发展,但相比于其他行业对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米乐m6官方网站工程勘察受过度竞争影响,勘探设备发展受到限制,新技术手段运用较少。目前,业内仍普遍采用槽探、动(静)力触探、钻探等勘察手段,缺少GPR、TEM、数字化勘察、三维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的辅助应用。勘探孔间地质情况按地质理论推导,缺少由点及面的延伸,当遇到古河道、盗采、回填、卵石夹砂透镜体时,极容易出现误判。特别是部分勘察企业基本钻孔不保证,通过偷(漏)孔、偷进尺、减少取样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勘察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当出现问题时,一些勘察单位不去深刻反思质量问题,仅简单归咎于复杂的地质情况,与工程勘察的目的和初衷(准确反映地下地质情况)背道而驰,不利于勘察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较于勘察企业有相对固定的注册执业人员、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劳务公司则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人员流动性大、知识水平低、职技培训不足,导致钻孔取芯、原位测试、班报表等现场作业质量无法得到有效、可靠保证,容易出现勘察质量问题。另外,随着准入门槛降低,市场逐渐统一,勘察企业跨地区流动更加频繁。为节约成本,勘察行业普遍存在跨省市中标后,以劳务分包的方式就近邀请劳务公司从事具体勘察工作,即“外地中标+本地干活”模式米乐m6官方网站,企业间流传着“中标都是大牌子,干活全是土儿工”的说法。该模式也给勘察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勘察技术手段相对固化,地区之间得不到交流,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容易滋生行业乱象。
工程勘察分为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等几个阶段,但在当前促进项目快速推进的大环境下,勘察企业经常在项目情况不清、设计图纸未定稿的情况下,因建设单位的催促盲目开展一次性详细勘察,导致出现种种问题:一是勘察企业难以按规定编制勘察纲要(方案);二是给勘察企业带来较大的质量隐患风险;三是若遇后期项目发生变化调整需要重新勘察时,“低价中标,总价包干”模式下的勘察企业必然成本增加,利润受损。
勘察行业存在的过度竞争、项目负责人的缺位、勘察手段未升级换代、不规范的现场作业、粗略的勘察文件以及与实际有出入的勘察报告等问题,让勘察成果“不好用、不敢用或保守的用”,导致工程勘察逐渐被边缘化,不被建设单位重视。工程勘察被误认为就是简单的“钻几个孔、打几个洞”,其最大作用只是完善报建程序,而对高质量工程勘察给基坑开挖支护选型、基础选型、抗浮水位等方面提出最优建议,可节约巨大资金投入并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缺乏认知,致使工程勘察的巨大经济价值未能全面显现。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引领作用”和“高质量”双重要求下,工程勘察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端,需要进一步提升勘察品质,降低勘察事故发生率,节约工期和造价,发挥勘察的重要经济作用,巩固勘察行业责任主体地位。
深化“放管服”改革,并非只“放”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应当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工程勘察质量监管,检查及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聘请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单位和人员对工程勘察质量进行检查”;《“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科学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创新勘察设计质量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勘察质量过程和结果监管”。加强勘察行业管理服务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秩序、确保勘察质量、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当前,勘察行业的低价过度竞争以及存在的行业乱象,已影响到了勘察企业的生存,压低了行业净利润,阻碍了新技术升级,降低了勘察质量,削弱了勘察的先导引领地位。一些不良企业存在“做大做强”的趋势,而部分坚守底线、坚持原则的勘察企业则在“悬崖边缘”徘徊。行业企业热切期盼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勘察质量管理,纠正企业不良行为,维护市场合理价格,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业,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规范约束、标准引领,强化质量安全和性能品质保障措施”,这就要求主管部门既不要大包大揽,又不要放任不管,要合理引导,把握住影响勘察质量关键节点,服务好行业发展关键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管行业之所需,务企业之所盼。
当前,勘察质量管理主要集中在事后和结果监管,如签字、文件归档、违反强制性标准等内容,疏于对勘察事中进行管理,导致在勘察现场作业、室内土工试验等方面存在较多乱象,影响到勘察质量和勘察市场的良性发展,如勘察现场未按照勘察纲要(方案)作业(偷孔、漏孔、缩短钻孔进尺)、项目负责人不到现场履职、岩芯取芯率不满足要求、原始记录不标准、室内土工试验采送样不足、送样不规范等等。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勘察事中事后管理内容,聚焦工程勘察“一场一室”重要节点,细化勘察现场作业管理要求,完善室内土工试验监督规定,落实勘察企业和人员责任,强化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履职,避免出现“项目负责人不了解项目,负责任人不负责任”的情况。
积极发挥信用体系在支撑“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提升政府监管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一是加快信用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共享平台数据归集、共享、分析功能;二是进一步健全勘察事中事后诚信管理措施,增加现场作业、室内土工试验等勘察过程环节诚信要求;三是扩大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分值在招投标、行业监管、评优评先等领域的应用。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对企业采取“守信激励少管,失信惩戒严管”的工作措施,强化勘察企业、从业人员诚信经营理念,营造良好、高效、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
现场作业作为工程勘察的核心内容和成本支出主体部分,其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勘察质量,但由于现场作业存在专业性强、流动性大、起止时间不固定、作业周期短且过程不可重现等特点,导致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是目前行业乱象的重点、行业监管难点。笔者建议,应建立固化的勘察现场作业事前告知承诺机制,提前向主管部门告知现场作业时间地点、勘察纲要(方案)、项目和现场负责人、劳务单位等信息。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现场作业动态检查,严格落实勘察现场“五个要”(勘察纲要要完善、机具设备要完好、项目负责人要履职、工作量要落实、人员安全要保障)。另外,建议提高勘察现场作业首要度,将勘察现场作业列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分项工程,现场作业完成后,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由建设单位和勘察单位进行勘察现场作业专项验收。
室内土工试验是工程勘察测试数据的重要来源,勘察报告试验数据和岩土体参数失真,将对建筑的经济性和安全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对此,建议加强对室内土工试验室的监督管理:一是补齐室内试验监督短板,将室内土工试验室纳入每年度质量检查范围,细化对试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质量管理制度、试验记录档案管理等检查的内容,重点把控试验设备仪器检定及运行情况、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取样送样的时效性和规范性;二是推动勘察土工试样就地就便送样检测,减少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扰动而影响到实验数据,并方便项目属地对土工试验进行监管,推动项目土工试验样品就近就便送样检测。
为更好地适应当前项目推进工作需要及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变化,建议加快修订完善部分行业规定,以适应当前项目建设需求。应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勘察工作要求,增加合并勘察阶段进行一次性详细勘察的指导建议。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变化大,地质情况复杂,制订的行业技术标准多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出台的最低技术要求,在一些特定地质情况或特殊区域背景下并不能完全满足勘察需要,建议坚持规范约束、标准引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作用,根据本地区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工程经验和事故教训修订、细化勘察地方规定,提升勘察标准水平,提高勘察数据准确性。
技术人员价值需要体现、企业需要生存、勘察手段需要升级、行业需要高质量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合理利润做保障,优价才能优质。对此,建议发挥好行业协会自律服务作用,建立行业成本价格保障机制,促进企业有序竞争。一是地方行业协会参照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结合本地实际发布本地最低服务成本信息,按质论价,引导勘察企业合理收费;二是推动计价方式由固定价计价(总价包干)向工作量计价转变,由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最终合同价。当采用固定价计价方式时,除了需要明确约定固定价对应的风险范围以及风险范围外的合同价格调整形式外,为避免出现争议,需对合同解除后的结算方式等内容作出约定,并对报价时所依据的地质条件情况作出明确约定或说明[3];三是建立勘察企业收费信息反馈渠道,以行业协会为信息平台,收集恶意低价竞争勘察项目信息,并及时反馈至主管部门;四是加强恶意低价勘察项目质量管理,主管部门在收到行业协会反馈信息后,应加强该项目勘察过程和结果监管,确保项目勘察质量。
通过政策支持、标杆引领,鼓励勘察企业规范项目管理,促进勘察手段、技术工艺升级,提升工程勘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一是完善勘察招投标文件,增加技术标、新工艺工法权重,引导勘察企业优先采用GPR、TEM、克里格法、多道瞬态面波勘探[4]等先进技术;二是按照“建立标准、树立标杆、鼓励优质工程”的思路,开展现场作业安全文明标准化评选,推动勘察现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借鉴国外良好经验[5],重视岩芯保存,合理选择钻机设备、取土器及原位测试方法,重视勘察基础数据的获取工作;三是将现场作业情况、新技术、新工艺工法等纳入勘察奖项评选内容。
勘察现场作业人员作为工程勘察的具体操作者,对勘察成果的准确度负有主要责任。《“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勘察现场作业人员队伍体系建设,加强现场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勘察行业产业工人专业技能。”在司钻员、记录员、安全员等证书被取消的情况下,应强化对现场作业人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培训培养,开展现场作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将勘察现场作业人员纳入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进劳务单位向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专业化作业企业转型,以及现场作业人员向产业工人转型。
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职责[6]。一是要当好主管部门参谋,配合完成行业信用管理办法的起草修订,细化本地行业技术规定要求。扎实做好技术支持,协会专家积极参与主管部门现场作业、室内试验和成果报告专项检查,把好技术质量关口。二是要做好行业企业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制定本地最低服务成本信息,规范企业收费行为;做好政策宣讲,传达行业管理要求,反映行业诉求;开展好行业标准化评选、奖项评选,鼓励技术升级。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不同层级技术公开课和学术研究课,分析典型案例,分享工程处理经验;加强地域间交流联系,组织跨地区交流调研,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勘察技术手段。
要跟上国家数字化发展转型步伐,加快勘察行业数字化建设、勘察成果信息化模型构建,推动勘察行业BIM应用,并与BIM设计进行数据对接。探索勘察数字化成果与CIM基础平台数据融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地下空间信息数据。推动勘察报告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提高勘察建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场地信息和建筑信息模拟提出基坑开挖支护选型、基础选型、抗浮水位等最优方案建议,并折算成工程投资造价,凸显勘察的重要经济价值和工程质量安全保障重要手段,筑牢勘察基础作用地位。(本文作者蒋静来自眉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洪林系眉山市勘察设计科技协会勘察分会会长、四川九一五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经理)
[1]郭刚.从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看行业这十年[J].中国勘察设计,2022(10):25–28.
[2]刘宇红.开展诚信评估工作.营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环境[J].中国勘察设计,2023(04):39–42.
[3]陈鑫范.勘察设计合同采用固定价方式计价的核心风险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22(05):71–73.
[4]邓腾.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基础工程设计,2021(01):41–42.
[5]汪志涛,朱小丹,胡孔飞,等.浅谈国外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工作模式及应用[J].土工基础,2022(12):903–906.
[6]朱长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促进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2023(04):13–2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